Resources
 
分享園地

問答集
  1. 四聖諦包括什麼?
    佛陀開示: 「因為未通曉、證悟四聖諦,我與汝等,長久以來,流轉於生死。何謂四聖諦?一者苦聖諦,二者苦集聖諦,三者苦滅聖諦,四者苦滅道跡聖諦」 (資料來源)
  2. 三十七道品是什麼?
    三十七道品也稱為三十七菩提分,即是指有助於導向體證涅槃的三十七法。 包括: 四念處、四精進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聖道分 (資料來源)

精選文章
  • 《中部尼柯耶》閱讀地圖(菩提比丘)
    2006年 2月15日到4月24日長老受邀在台灣講學,有學生在演講中提問:「如果有心研讀五部尼柯耶或四阿含,是否應專讀某一部尼柯耶,尼柯耶(或四阿含)的閱讀次序應如何規劃?」長老菩提比丘回答:「除非有特別原因,一般而言,如果時間與環境允許,是應該讀多部經典。但是,依在家學佛本身的限制,硬是要讀遍三藏,或廣讀經藏,有時也是不切實際的,這中間須有適當的取捨。五部尼柯耶:《中部》、《長部》、《相應部》、《增支部》、《小部》,各部尼柯耶各有其宗旨,先讀《相應部》,是有其考量,可以理解。但是,如果只讀《相應部》,一般而言,是較重複、較沒有次第的整理,初學者只讀此部尼柯耶,較難有佛法全面的概要認識。我個人建議先從《中部》讀起,有幾部經對建立正見、修行的次第、在家生活的準則等等均有提綱挈領的講解。」 (資料來源)
  • 正念之道(帕奧禪師)
    佛教的禪修方法有兩大類,即止禪與觀禪。止禪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法;觀禪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法。在這兩種方法當中,止禪是觀禪的重要基礎,因此佛陀在《諦相應》(Sacca Saṁyutta)裏說道:‘Samādhiṁ bhikkhave bhāvetha, samā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ābhūtaṁ pajānāti.’──「諸比丘,你們應當培育定力。諸比丘,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實地了知諸法。」所以我們鼓勵初學者先修行止禪,培育深厚的定力,然後修行觀禪,照見諸法實相。 在止禪的四十種方法當中,我們通常教導初學者先修行安般念,因為多數人能借著修行此法門成功地培育定力。 (資料來源)

影音視頻
  • 獅子慧大長老 2020 開示皈依三寶最上吉祥
  • 尚智尊者 (阿甘雅) 2020 禪修營
  • 悉達拉大長老 2019 台灣弘法行(閉關前)
  • 龍樹林僧團 2019 來訪
  • 南傳阿毗達摩概論(1)基本觀念 安法法師主講